走进蓬溪县赤城镇下店子村
《遂宁日报》1月16日04版截图
村名片
蓬溪县赤城镇下店子村位于赤城镇西南部,该村东与赤城镇唐家沟村相邻;南接蓬溪县经开区华园社区;西与明月镇何家坝村、碧山庙村相连;北邻赤城镇长发店村;距蓬溪县城6.5公里,于年与原下店子村、东良村、姚家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6.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农户户人。
大事记
●年至年,下店子村实现安全饮用水全覆盖,生活用电户户通,电信、网通宽带全村覆盖,共建通村组道路12.98公里。
●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共63户人,集中安置38户人,分散安置25户77人。全村实施C/D级危房改造8户。
●年,回引成功人士梁川来村创业,成立德邻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
●年,改建办公用房1处、卫生室1处、文化室1处、多功能会议室1处。
●年,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
村民在易地扶贫搬迁新居前晒红薯粉。刘昌松摄
脱贫致富经
蓬溪县赤城镇下店子村建立“贫困户+集体+专合社”模式发展特色产业
亩小魔芋种出好“钱”景
日前,蓬溪县赤城镇下店子村委会旁的德邻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内,整齐的加工厂房已经打扫完毕,一旦加工机器设备到位,下店子村的魔芋种植产业将插上“翅膀”,带领全村村民一起发家致富。
走进下店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高粱和魔芋混种的产业园,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白墙蓝瓦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居内,居民们忙着晾晒红薯粉,鸡鸭猪羊成群,一派村美业旺的新农村景象跃然眼前。
强基础补短板
旧农村有了新模样
“赵医生,我有点流鼻涕,麻烦给我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不舒服?你这个就是一个小感冒,我给你开点药就好。”当记者来到下店子村村卫生室时,恰逢村民唐志勇到卫生室看病,谈及这几年村上的变化,67岁的唐志勇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看个病要跑到6公里以外的镇上,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太方便了。”唐志勇笑着说。
干净整洁的医生值班室、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卫生间……谁都不会想到,现在的乡村,居然会配备设施这样完善的卫生室,每天都有医生坐诊。
“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家门口通了水泥路,年搬了新家,生活越来越好。”白墙蓝瓦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坐在自家小楼前,64岁的脱贫户王朝林脸上笑开了花。
针对基础薄弱的短板,这几年,下店子村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仅年便新建村道路12.98公里,加宽村道3.5公里,新建和维修山坪塘5口。并将原西华小学空置教学楼改建成集村办公室、卫生室和文化室为一体的村级综合体,全村实现宽带网络入户。
多模式发展产业
增添村民致富路
地面种植高粱,下面则栽种魔芋,高粱可以酿酒,也可喂养鸡鸭,魔芋则用于精加工及卖种……在蓬溪县德邻魔芋种植基地,64岁的村民张先纯正和其他村民一起忙着采收魔芋。
这样的套种模式,让高粱既能为魔芋遮阴,又兼顾了经济效益,提高魔芋的产量和品质。
村里魔芋种植从最开始的几十亩发展到余亩,村集体和贫困户也都入了股,在务工挣钱的同时,也能享受分红,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目前已经发展魔芋种植余亩,发展核桃产业余亩……建立‘贫困户+集体+专合社’的发展模式,为贫困户和村集体持续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下店子村第一书记周厚宇告诉记者,如今的下店子村,通过入股本村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收入数千元,如今,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
如何带领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村上有了明确的思路。村干部张华介绍说:“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产业发展,利用合作社建立与贫困户、村集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村民在合作社劳作,实现就近就业。刘昌松摄
产业发展记
高粱魔芋混种
致富道路更宽阔
“俗话说一亩魔芋十亩粮,十亩魔芋一栋房。大家可以算算划不划算。”这是蓬溪县德邻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川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调减低效传统农作物种植时常说的一句话。
年,梁川通过人才回引工程,回到家乡创业,经过一番考察,最终确定在赤城镇下店子村发展魔芋产业。
“以前,我们都是靠天赏饭吃,如今,自家流转了3亩多的土地,流转费就有元左右,加上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每天也有60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致富脱贫了。”张先纯笑着说,在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打工比在家自己做农活轻松,但挣得却比以前多了不少,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像张先纯一样在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干活的村民还有二三十名,家门口务工可以让他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第一批流转土地90亩,地面种植高粱,下面则栽种魔芋,高粱可以酿酒,也可喂养鸡鸭,魔芋则用于精加工及卖种。如今已经发展到亩左右了。”梁川告诉记者,魔芋的价值很大,除了作为食品出售外,还可入药,比如用于青霉素外壳的制作等等。
据梁川介绍,年是投入的第三年,终于可以见到效益了,收入达余万元,除去成本大约纯利润在万元。
“下一步,将把种植规模扩大到亩,全力做大做强一村一品这个品牌。”梁川表示,将一如既往把满腔热血洒在这方热土上,利用魔芋产业,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共圆小康梦。
梁川向记者展示合作社最大的魔芋。刘昌松摄
脱贫故事
勤劳致富
陈德荣过上了好日子
年12月18日晌午,记者在蓬溪县赤城镇下店子村集中安置点看到: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房屋,一条条水泥路通到家门口,院坝中间还有几户人家正在聊天。远远望去,一位村民挑着担子,旁边有一位老妇人正在晾晒红薯粉……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那位挑担子的村民叫陈德荣,妻子叫王素英。他们是下店子村7组的村民,因病致贫,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党委政府政策好,之前免费为我们发放鸡苗,我和老伴好好经营,如今每年都要养殖百余只鸡,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陈德荣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每年要种1万多斤红薯,单是卖红薯粉就要卖0余元,也会手工制作一些粉条,简直供不应求。”
年,陈德荣顺利脱贫,老两口通过勤劳的双手致富,既住上了新房子,也过上了好日子。
搬到新居后陈德荣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刘昌松摄
人物访谈
四个持续助推乡村振兴
——访蓬溪县赤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李昊说,赤城镇将以“四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
一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