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遂宁日报》报版截图
骡埝村隶属蓬溪县新会镇,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位于蓬溪县城以东,与南充市嘉陵区新庙乡毗邻接壤,是新会镇20个行政村中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村。
骡埝村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户籍在册户人,全村耕地面积.4亩。年全村精准识别贫困户户人,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年通过国家级、省级验收正式退出贫困村序列,年全村动态调整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人全部脱贫。
●年,全村28户贫困户因生存环境差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新家,60户贫困户通过危房改造、土坯房改造等方式维修加固或就地重建,11户贫困户自有住房通过安全住房鉴定。
●年至年,通过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累计打井30口,全村贫困户住房有安全饮用水入户。
●年至年,组织贫困户免费体检,全村贫困户的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财政代缴,参保率%。
●年至年,新建、改建卫生厕所82个。
骡埝村金丝皇菊开,引得游客来。
脱贫致富经
蓬溪县新会镇骡埝村强化基础设施
发展种养产业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村
12月3日,蓬溪县新会镇骡埝村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清理一些枯枝败叶,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走进骡埝村,一眼望去满眼四处都是充满生机的产业发展园,白墙蓝瓦的易地搬迁新居扯人眼球,一条条宽大的水泥路蜿蜒曲折,向四处延伸开去……好一派村美业旺的新农村景象。
补基础设施短板
打破“靠天吃饭”局面
骡埝村隶属蓬溪县新会镇,位于蓬溪县城以东,与南充市嘉陵区新庙乡毗邻接壤。
在新会镇20个行政村中,距离县城最远的当骡埝村莫属。再加上当地地形地貌的制约,村道路弯多弯急,周边城镇对本村的辐射能力也不强。可以说,交通路网是制约该村发展的最大短板。
为了补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短板,新会镇党委政府,带领村两委和全村群众苦干实干,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村的基础设施。据新会镇骡埝村党支部书记杜绿全介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里新建、扩建、修整村主干道、组主干道12公里,新建防洪桥1座,修建水毁桥1座。现在,全村所有贫困户住房距离水泥路不超过米。
缺水是制约骡埝村发展的另一个短板。骡埝村地表丘陵起伏,沟谷迂回,平均海拔米,丘谷高差50-米。再加上,该地区气象特征为热量有余而降水不足,冬干春旱明显,田高水低,干旱始终是本村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矛盾。
“虽紧邻库容万立方米的新桥水库,但水库里的水因地势等原因,却成为水库农灌沿线最为缺水的行政村。”杜绿全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骡埝村已新建蓄水池3个,新建、整治山坪堰塘5口,彻底解决70户长期缺水贫困户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靠天吃饭”的局面被打破了。
发展种养产业
集体收入“一路飙升”
农村道路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条件,也是农村风貌的名片,更是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基石。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不少人愿意到骡埝村兴业投资。年,唐忠金来到骡埝村考察后,成立了蓬溪益参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药材,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
现在,唐忠金在骡埝村种植金丝皇菊、芍药、丹参,总面积约亩。接下来,合作社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投入50余万元,开垦亩撂荒地种植中药材。
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今年主要种植的是金丝皇菊。每亩收入可以达到0-元。贫困户固定的有14个,临时用工20多人,干一天40-60元。”蓬溪益参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忠金说,种植基地一年工资支出10多万元。
唐忠金(左三)给村民讲解如何清理枯萎的菊花。
除中药材种植外,村里还发展水果种植和养殖业。引进水果项目业主朱派超,成立专合社,流转撂荒土地,发展青见等种植项目。还利用本村丘高谷深的地形地貌修建堰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产项目。
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但带动了村民的增收致富,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蓬溪县新会镇党委书记魏雷波表示,贫困户通过借用政府产业扶持基金、流转土地作价等方式入股专合社,连续三年累计为每户贫困户带来元左右的分红收益,全村贫困户的人均收入达到9元以上,年均增长至30%以上。骡埝村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2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年骡埝村通过国家级、省级验收正式退出贫困村序列。
返乡创业记
蓬溪益参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忠金:
扩大种植规模助力乡村振兴
“大家像我这样割,不要把菊花的根部割得太深,那样不方便打理。”12月3日,在蓬溪县新会镇骡埝村新农民新村民创业示范园内,蓬溪益参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忠金正在为十余名村民讲解如何清理枯萎的菊花,筹备下一季农作物种植,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唐忠金以前在云南务工,年,在脱贫攻坚返乡创业的浪潮中,他回到家乡蓬溪县,经过多方考察,他选择在新会镇骡埝村发展丹参产业。
回到骡埝村,面对家乡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唐忠金试着种植了12亩的金丝皇菊、丹参、芍药等中药材,赚到了第一桶金,这坚定了他发展壮大的信心。
尝到甜头后,唐忠金开始扩大种植规模。经过几年种植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成熟,种植规模从当初的12亩,如今,整个骡埝村的中药材涵盖丹参60亩、芍药70余亩、金丝皇菊余亩,让村里的贫困户和更多的村民看到了致富奔康的希望。在业主和农专社的带领下,不少村民加入了种植丹参的行列,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多了一份收入。
“合作社以农专社带动农户、村集体、业主三方的合作模式,参股农户分红在10万余元,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支出劳务费10万元,实现共赢。”看到丰收的药材,唐忠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明年,打算在骡埝村修建药材加工作坊,实现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一条龙,为村民提供更多致富增收的机会。”
“现在技术成熟了,未来除了在骡埝村发展,还将面向全县发展。”唐忠金告诉记者,“今年计划总投资余万元,种植区域扩大到鸣凤、大石、回水、明月、文井等多个乡镇,种植规模达0余亩,助力蓬溪乡村振兴发展。”
百姓幸福事
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双手创造
——脱贫户王朝林的脱贫感受
“这管子一定要好好排查,不然下大雨时水排不出去,会引起倒流的。”12月3日,65岁的王朝林一边整理正在新修的房屋排水沟,一边与记者交流。
说起修房子,王朝林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经过这几年在‘农民夜校’学习,不仅学习了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种植养殖技术,让我们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王朝林说,“如今,我又重新修建房屋,明年将住上更好的房子。”
王朝林整理房屋排水沟。
王朝林是新会镇骡埝村4组人,曾因病、缺资金,夫妻文化水平低,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以来,经过新会镇党委、村两委、帮扶干部对王朝林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宣传扶贫政策、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王朝林改变了“等、靠、要”思想,发展产业,勤劳致富,当起了村里的脱贫攻坚示范典范。
“不要以为自己是贫困户就光荣,自己不行动,再好的政策也无用,政府也不可能帮你一辈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才能把日子越过越好。”年,王朝林承包了12亩土地用于养鱼,年种植2亩多丹参,每年还养殖鸡、鸭60余只,闲暇时间还要到附近去打零工,家庭收入年年上涨。由以前几乎没有收入到现如今年收入五六万元,他家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年顺利摘掉贫困帽子。
日子渐渐宽裕起来,王朝林没有忘记党恩,主动带动身边的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他利用闲暇时间,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传授技术,鼓励大家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王朝林经常对邻居们说。在今后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努力,发展壮大产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人物访谈
无缝衔接助力乡村振兴
——访新会镇党委书记魏雷波
记者: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请你谈谈新会镇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魏雷波: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新会镇认真落实各级决策部署,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回引人才创业、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加强基层治理等方式,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全面完成村“一低五有”、户“一超六有”“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实现“户脱贫,村摘帽”,年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9余元,全镇贫困村在年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
骡埝村待挂果的青见果园。
记者:如何结合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魏雷波:脱贫攻坚为新会镇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缩小贫富差距,推动了均衡发展,但要实现长远发展、全面发展,还要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推动。对此,新会镇提早谋划、加快实施,一是针对当前发展中的基础短板,努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积极整合各类资金资源,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筑巢引凤”;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和引进工程,发挥优秀农民工人才库作用,继续与在外成功人士加强沟通对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三是结合新会镇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打造区域性休闲农旅融合发展示范镇为目标,以特色水果采摘节、中药材观赏基地、巨型稻虎纹蛙立体无抗种养项目等为依托,进一步引进和发展农旅融合项目,走出适合新会镇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从根本上筑牢发展基础。四是进一步完善“组织引领、乡贤带动、村民自治”的基层治理机制体制,从整体上提升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健全“一带三元二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和“集体主导、多元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机制,让群众和村集体实实在在地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发展红利。
记者手记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深知这个道理的新会镇骡埝村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将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变输血为造血,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脱贫户王朝林夫妇通过勤劳的双手致富,用实际行动带动示范,如今,他们一家既养鱼、又发展产业,还修新房,日子过得蒸蒸日上。在骡埝村,越来越多的“王朝林们”行动起来,用双手创造幸福,因为他们深知好日子不会从天而降,而是干出来的。
(全媒体记者杜林德刘春燕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