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旷继勋蓬溪起义牛角沟遗址景区的红星广场,望着陆续到达的“蓬溪至大石镇牛角沟村”红色旅游农客和旅游大巴,景区解说员唐春红欣慰地笑了。依托这条红色旅游线路,今年42岁的唐春红从普通村民变身为景区解说员。
唐春红为游客讲述旷继勋蓬溪起义的故事。
家庭主妇42岁“再就业”
牛角沟村口的天南路只有8公里,却是遂宁农环线蓬溪段一条重要的生态交通走廊,更是追寻“旷继勋蓬溪起义”红色印记的红色之路。今年5月,蓬溪至大石的农村客运班线延伸至牛角沟村,群众出行更方便了。
唐春红家住大石镇偏马村,常年靠天吃饭、土里刨食。去年以来,伴随旷继勋蓬溪起义牛角沟遗址景区的开发,偏马村依托“交通+旅游”,发展红色旅游、引进农业产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
“欢迎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的诞生地。我是景区解说员唐春红,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发生在这里的红军故事。”今年以来,我市各地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前来旷继勋蓬溪起义牛角沟遗址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让小山村洋溢出独特的红色魅力。7月31日早上7:30,尽管解说词已背得滚瓜烂熟,但唐春红依然一遍遍练习着。这是她从去年9月14日在景区面试,成为食堂杂工,1个月后成为旷继勋蓬溪起义牛角沟遗址景区解说员以来的第天。
技校文化、22岁嫁到偏马村的唐春红一直在家相夫教子,从未外出务工。去年夏天,唐春红的女儿考上大学,她觉得是时候改变自己的生活了。9月初,旷继勋蓬溪起义牛角沟遗址景区招聘工作人员,工种有食堂杂工、保洁、景区解说员等。“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来了,我决定去景区打工。”唐春红告诉记者。
家门口的景区解说员
“在女儿鼓励下,我决定去应聘食堂杂工。后来,景区管理人员鼓励我,我又开始钻研解说词,最终当上了解说员。”交谈中,唐春红用灿烂的笑容诠释内心的喜悦、用坚定的目光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从空中俯瞰景区内的牛角沟村、偏马村、天宫村,一条玉带般的农村公路串村成景。“四川红军第一村”7个大字格外醒目,起义纪念碑、红军新村、红星广场、复兴广场……处处都是红色文化,仿佛在讲述那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看着山村的嬗变,唐春红相信,随着“交通+旅游”的助力,牛角沟红色文化必将激发和增强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大石镇党委政府依托旷继勋蓬溪起义红色文化,发动红色引擎,开展牛角沟遗址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集红色教育、红色观光和红色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体验区”,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今年以来,蓬溪县以“四川红军第一村”为核心,发力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建设,串联起继勋公园、红海红军街、蓬南场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
在景区上班虽然收入不算高,但唐春红觉得很有意义。眼下的牛角沟村更红了,唐春红打算向大学生解说员同事学习,把解说稿优化再优化。
(全媒体记者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