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百村蓬溪县金桥镇南溪村念好种养经

白癜风专家在线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2月11日《遂宁日报》3版

村名片

南溪村位于蓬溪县金桥镇东北部。年,南溪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73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县相关部门的扶持帮助下,南溪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脆红李、跑山鸡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增收。年,南溪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

大事记

●年,南溪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

●年,南溪村发展亩脆红李产业。

●年,南溪村获得遂宁市“四好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年,南溪村获得“农民夜校市级示范校”称号。

●年,南溪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

●年,南溪村发展跑山鸡余只。

蓬溪县金桥镇南溪村:以“一社一品”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念好种养经过上好日子

乡村振兴路

走进蓬溪县金桥镇南溪村,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泥路,将散落于乡村间的一幢幢青瓦白墙小洋楼和一片片种养产业园串连起来,仿佛一幅美丽新农村的画卷正被徐徐展开。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发展是关键。南溪村坚持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近年来,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村集体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截至目前,该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零。

健身器材建到了村里,村民生活添乐趣。

特色水果变身“金果子”

南溪村与蓬溪县金桥新区近在咫尺,在金桥镇“两线三片”产业园区内,是名副其实的种植养殖区。

“皮薄易剥,果肉脆嫩化渣,剥一瓣咬一口,新鲜汁水润心甜。”日前,蓬溪县金桥镇南溪村党支部书记刘海军在和记者交谈时,从箩筐里随便剥开一个大雅柑,鲜嫩果肉让人垂涎欲滴,汁水顺着裂口流了出来。据了解,大雅柑是青见和椪柑的杂交后代,果肉脆嫩化渣,风味浓郁,目前,南溪村试种了大雅柑10亩,今年已实现了初挂果。“从试种的产品来看,口感和产量达到了预期效果。所以,我们还将大面积扩种。”

新上任南溪村党支部书记的刘海军,不仅是村里的“当家人“,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遂宁市魅力四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我们魅力四社公司在村里成立得较早,我是公司的具体负责人,村集体和村民都分别持有股份,每年都要进行分红。”在刘海军的带动下,村里成功引进了遂宁市琳君养殖专业合作社、蓬溪县斑竹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发展了6个家庭农场。

大雅柑和脆红李是村里正在发展的特色水果,也是全村的主要种植产业。“现在脆红李有亩,包括大雅柑在内的柑橘有80亩。”刘海军说,大雅柑品质佳、口感好,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每斤能卖七八元,差的时候也可以卖五六元一斤,相比其他水果,大雅柑可以用“金果子”来形容。

“今年,大雅柑的种植规模将达到亩,我们会不断做大做强大雅柑产业,使其发展成为村里的特色水果,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刘海军说,村里已向上级争取了30多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用于下一步村里发展大雅柑产业,以及水产养殖和小家禽养殖。

接下来,南溪村将以“一社一品”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引导项目业主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同时利用紧邻金桥新区的优势,力争把南溪村建设成为金桥新区食品企业的原材料基地,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传统养殖“养”出好日子

日前,南溪村村民杨安明的儿媳妇趁着好天气,将10头牛赶到附近山坡上去吃草。“去年,仅卖牛这一项家里就有6万元的收入。在外打工的孙儿孙女一年能挣回五六万元,全家一年总收入有接近12万元。有共产党的好政策,我们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渠道,才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杨安明说。

南溪村村民大力发展养牛产业。

南溪村隶属于蓬溪县原高坪镇,撤乡并镇后归于金桥镇管辖。这里森林覆盖率高,到处是天然牧草,非常适合养牛。村民们看准了这一天然优势,大力发展传统养殖。现在,村子里养牛的人不在少数,不少村民也通过养牛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据南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廖风祥介绍,在当地养殖大户的带动下,村里现在有七八户人跟着养殖大户养牛,牛的存栏约有60头。

除了养牛,养猪也是南溪村村民的主业之一。“最近这两年养猪,效益相当可观,一头猪有0元的纯利润。”50多岁的陈建国说,他从年开始养猪,最近几年均实现了较好的收入,规模也越做越大。

廖风祥说,现在村里有6个家庭农场,其中浸水湾家庭农场是村子里养猪的大户,年出栏余头,现在存栏有多头,母猪10多头。由于养殖规模较大,浸水湾家庭农场在村里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村里还为其争取了一次性产业发展奖励金2万元。

除了养牛、养猪之村,村民们还养殖了家禽和水产,其中琳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了鸡、鸭、鹅共计00余只;斑竹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亩土地种植了脆红李,还养了鱼。

在产业的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贫困户均达到“一超六有”脱贫标准,年就提前实现脱贫摘帽,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百姓幸福事

大力发展循环种养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不久前,在金桥镇南溪村5组的坡地里,十余头黄牛正在地里吃草,不时还发出哞哞的欢叫声。牛群旁边,一位妇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妇女叫梁青秀,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安明的儿媳妇。谁也想不到,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过上了村里人都羡慕的生活,成为自主奋力脱贫的典范。

据了解,梁青秀家里有7口人,包括两位80岁的老人(公公患有肺部疾病和风湿病,婆婆肢体一级残疾),丈夫也患病,小孩读大学,日子过得很拮据。

年4月,在外地打工的梁青秀夫妇为了照顾家庭,回到家乡,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他们依托村里给出的优惠政策开启养牛生涯,退出了贫困序列,过上了好日子。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学习,如今的梁青秀已经成了一名养牛能手,日常管理、饲料配备、疫病预防,她都得心应手。梁青秀的致富路越走越宽,从几年前的负债累累,到如今养殖了18头牛,总价值可达20余万元,成为村里的养牛大户,让家里人的腰包渐渐鼓起来,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除了养牛,梁青秀还承包了10余亩地自给自足,利用自家地里的玉米秸秆解决了牛的饲草问题,不仅降低了喂养成本,还形成了变废为宝的良性循环。

“现在党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要树立致富的信心,政府帮我们一把,自己也要蹬一脚,只要勤劳肯干,生活会越过越有奔头。”梁青秀话语间洋溢着幸福。

驻村帮扶记

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助农增收

——访金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仁兵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金桥镇对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户,土坯房整治户,实现全镇范围内住房安全率%,通过政策兜底、稳岗就业、医疗救助、产业带动等途径,年全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79.29元。”日前,金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仁兵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谈及如何结合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时,何仁兵认为,要主动作为、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引进具有实力的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发展。他表示,通过鑫翰源、鑫泰丰生态农业、裕丰盛达、志红农业等企业流转土地发展大雅柑、中药枳壳、黄精,配套建设鲜果冷链仓库和年出栏12万头生猪的养殖场。

“我们还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发挥党委政府的纽带作用。”何仁兵说,金桥镇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和群众自筹的形式共筹集资金万元,与鑫翰源公司签订遂宁市蓬溪县金桥镇翰林村生猪养殖脱贫奔康合作协议,每年定期支付红利,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工作目标。

何仁兵说,金桥还将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主要以农事休闲体验区、水产养殖垂钓休闲区、特色餐饮体验区为主导,将优质无抗生猪养殖、农业种植、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科技示范及绿色畜禽生产、加工、销售、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预估该项目将为群众实现人均年增收0余元。

记者手记

只要舍得吃苦生活就会变样

“看到梁青秀一家人住进新房,我打心眼佩服他们一家吃得苦、舍得干的精神,为他们高兴!”见记者在梁青秀家采访,路过的同村人吴金南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并发出感叹。“以前他们家是比较恼火,但现在他们家在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富人哟!”梁青秀一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舍得吃苦、踏实干,双手勤快,就能过上好日子。

“只要舍得吃苦,就能脱贫致富”,这句话很实用、很接地气、很励志。扶志又扶智,吃苦换来致富甜。在农村,有句俗话,人勤地不懒,说的就是不怕吃苦的道理。我们的脱贫工作,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树立吃苦的决心,这是扶志;学会吃有用的苦,换来致富的甜,这是扶智。吃苦不是蛮干,不是瞎吃苦、白吃苦,必须精准,方能换来最终的胜利。

(全媒体记者刘春燕杜林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