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成达万高铁蓬溪段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施工方顺排工序、倒排工期,上足机械和人力,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攻难题抢工期
科技化保质量保安全
4月15日,在蓬溪县大石镇连二寨村的何大山隧道出口施工现场,挖机、吊机、旋挖钻等各种工程机械繁忙作业,施工人员开足马力掀起建设热潮。
据了解,何大山隧道为正线双线微瓦斯隧道,是成达万高铁蓬溪段最长的隧道,全长米,暗洞长米。
“目前何大山隧道正全面推进辅助坑道及正洞施工作业,已完成暗洞施工.4米,正在进行明洞的施工,两侧边坡已完成。”该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陈永铎表示,该隧道主要风险有微瓦斯、围岩等级高,对此,项目部组织精锐队伍对施工方案进行多次论证优化,不断改进技术和工艺,集中人力和机械进行重点保障。
据陈永铎介绍,他们一方面提高机械化工装配套使用率,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按先探后掘的原则组织施工,将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管理,并根据预报成果履行程序及时调整设计、施工方案,通过工装工艺保安全、保质量;另一方面,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建立瓦斯通风检查、瓦斯检测的组织系统,施工中对瓦斯易于积聚的空间和区域,实施局部通风的方法,消除瓦斯积聚,并实现全方位监控预警。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隧道安装有洞口电子门禁和洞内视频监控,作业工人安全帽上装有电子芯片,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实时显示进洞人员的数量、名字、工种、所在位置和洞内施工情况。
多举措齐发力
抢占机遇促进高质量发展
机身轰鸣,车辆穿梭,成达万高铁蓬溪南站建设现场同样如火如荼。
成达万高铁蓬溪南站位于蓬溪县鸣凤镇红光村李家沟,距蓬溪县城16公里,建筑规模约20平方米。紧邻一旁的是成达万高铁遂宁预制梁场,宽阔的生产场地上龙门吊高耸,制梁区、存梁区、养护区、钢筋加工厂等各项生产设施展现在眼前。
“预制梁场承建从南充到遂宁片梁的制梁任务,目前预制梁场临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今年5月底开始制梁、8月初开始架梁,预计在明年10月完成全部制梁任务。”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成达万(高铁)6标遂宁制梁场场长陈涛说。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将原来的35个作业队增加到54个,额外投入机械、车辆百余台,稳步推进68个工点施工建设。”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成达万高速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工区党工委书记刘曙光表示,高铁项目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拉动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他们将把质量精品、安全放心、绿色生态、科技创新的建设理念不断深入落实,助力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该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蓬溪县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同时,蓬溪县还成立工作专班,抽派精干力量做好项目蹲点服务,并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机制,随时了解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即时发现、即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据了解,成达万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公里,其中蓬溪段全长17公里,区段内共有隧道17座、桥梁22座,桥隧比高达76.5%。全线建成通车后,将形成成都直达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便捷客运通道,缩短蓬溪与成都、重庆及其他市州之间的时空距离。
(遂宁传媒集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