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老旧小区安上电梯、规划停车位,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环卫工、外卖员累了可以歇脚、渴了可以喝水;增设公办幼儿园,孩子在家门口就读“高颜值”学校……走在四川遂宁市蓬溪县的大街小巷,群众感受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变化。
变化的背后,是蓬溪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作出的努力,该县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落实居民养老保险、促进困难人员就业等25项民生实事,并结合“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整治行动,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公园小区连片
旧小区换“新颜”居民乐开怀
秋日的午后,微风轻拂,阳光正暖。走进蓬溪县赤城镇下河街社区白塔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路面、统一规划的停车位。一支由居民自发组织的舞蹈队正在排练舞蹈,在她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夏天我们这里经常被淹。”“没停车位,没活动场所”“现在好了,不仅环境好,出门休闲娱乐、办事都很方便。”“这些实事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提到小区的变化,舞蹈队的成员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白塔小区由于建筑年代久远,水电及消防管网老化,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地处低洼地带,暴雨期常出现内涝,不仅困扰居民生活,还存在安全隐患,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意愿日趋强烈。
年,蓬溪县将白塔小区被纳入全县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
“改造内容涉及基础类、提升类和完善类三块。”蓬溪县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事务中心主任胡腾介绍,将老旧小区改造与海绵城市、内涝治理、棚改等项目统筹实施,先后进行了道路整治黑化、雨污水管网和水电气管网改造、路灯提升,新建停车位、监控系统、绿化带等。
由于白塔小区与白塔公园相邻,在改造中将白塔小区、白塔公园进行连片整体规划打造。白塔公园在升级打造中着重完善休闲、文化、健身、旅游四大功能,不仅有书法馆、读书室,还修建了儿童游乐场、健身广场、凉亭等。除此,蓬溪还融合基层阵地建设,在白塔小区片区新修下河街社区办公场所和书廉文化阵地。
出门就是公园,处处皆是风景。不仅丰富了小区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本土文化。除此,蓬溪还融合基层阵地建设,在白塔小区片区新修下河街社区办公场所和书廉文化阵地。
“通过在社区办公场所设立社会组织办公室、社工室、书法班、读书班等,满足了群众办事、学习、休闲等多样化需求。”胡腾说,如今白塔小区成为了集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备、景观风貌优美的城市公园小区。
在蓬溪县城,像白塔小区这样亟待改造的老旧小区共有个,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个。
41个“遂心驿站”
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
11月2日,赤城镇滨湖社区的环卫工人徐桂荣在清扫完责任区域后,像往常一样拿着水杯来到位于该社区的“遂心驿站”——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她将杯子的水接满后坐了下来。
“渴了有热水喝,累了可休息,带饭的可以热饭菜,手机没电还能充电,一到这里就让我们有一种‘家’的温暖!”作为服务站的“常客”,环卫工人徐桂荣对“遂心驿站”连连称赞。
小冰箱、微波炉、饮水机、应急医药箱、空调……服务站点内各种家用装备应有尽有。据蓬溪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孔彦介绍,之所以选择滨湖社区这个站点,医院、电影院还有景区,环卫工、保洁员、外卖员比较多,可以为他们提供便利服务。
“由于这个站点今年5月才开始投运,一部分户外劳动人员还不好意思来这里。我们采用下线自愿服务工作人员引导,线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