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奏响文旅融合发展新乐章遂宁新闻网

——“十三五”遂宁文旅发展综述

今年1—10月,全市26个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56.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而“十三五”时期,我市的文旅数据更为喜人:年以来,全市游客接待量年均增幅14%,旅游收入年均增幅22%。

增长的背后,是只争朝夕的奋进。“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文化、广电、旅游的各项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深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聚力打造巴蜀特色康养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旅产业量质齐升,“巴蜀福地养心遂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奏响了文旅融合发展新乐章。

振兴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眸“十三五”,遂宁交出这样的“文化答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产品琳琅满目、文艺园地百花齐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群众提供了昂扬向上、多姿多彩的精神食粮。

“很好玩,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了。”11月28日,9岁的陈田恬小朋友在父母的带领下又一次走进遂宁市科技馆,这里已经成为一家人打卡的新去处。作为遂宁市文化中心建设项目——“九馆一宫一中心”的子项目之一,遂宁市科技馆与周边青少年宫、宋瓷博物馆、展览馆等展馆载体功能互补,丰富着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

五年来,遂宁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市文化中心科技馆、宋瓷博物馆竣工开放,建成的全国首个民兵图书馆开馆运行;全市6个图书馆、6个文化馆、3个博物馆、3个美术馆、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每年服务群众上百万人次,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从年的平方米增至年的.83平方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基本形成社区“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

有了基础,文化惠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这五年,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实现质的飞跃的五年——创新开展街头文化演艺,每年开展送文化(戏)下乡超过场次,常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2万余场,向城市社区拓展放映场;新年音乐会、“幸福家园百佳千星”群众文化节、涪江文化艺术节等一批地域特色明显的民俗节庆活动成为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万人赏月诵中秋”“万人诗歌朗诵会”、全民阅读活动等公益性活动越办越好,形成了“每周有群众文化活动、每月有公益性演出、每年有惠民乐民高档次演出”的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文艺精品创作“结出”累累硕果。近五年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廉政文化、抗击疫情等主题,遂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0余件,多件优秀作品获国省大奖,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弘扬了主旋律和正能量。

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成效显著,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文化工作队伍不断壮大……遂宁,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奋进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

融合文旅产业量质齐升

11月16日,中国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在上海市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活动期间,遂宁市举行了以“巴蜀福地养心遂宁”为主题的遂宁文旅产品推介会,以遂宁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载体,向世界“递出邀请函”。

“诗和远方”在遂宁牵手,一个又一个彰显独特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令人向往,文旅发展令这片土地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为全省文旅融合先行区,“十三五”以来,遂宁将文化旅游业纳入“5+2+1”现代产业体系,每年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原为全市旅游发展大会),高处着眼、实处着手,奋力书写文旅融合华章。

五年来,全市文化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规上文化企业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8%,年达到73.5亿元,同比增长19.2%,居全省第七位。全市旅游就业人数达35万余人次,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46%。

五年来,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年以来,每年策划包装重点文旅项目10个以上,常年保持储备项目50个,预计总投资超亿元;实施招大引强,签约项目超30个、签约额超亿元;强化项目攻坚,年均推进重点文旅项目20个以上,市文化中心、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首座万豪酒店等10个项目竣工开业。

五年来,重大文旅品牌加快创建——“十三五”期间,先后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园区)4个、市级示范基地15个。

文旅融合,“融”出一片新天地。在遂宁,全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正着力构建‘一核三区一环’文旅发展新格局。”据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唐紫薇介绍,“一核三区一环”即打造中心城区滨水度假极核区、大英时尚浪漫度假区、射洪探秘寻宗度假区、蓬溪书乡绿韵度假区,建设公里乡村休闲旅游大环线。

扶贫“文化旅游+”释放动能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蓬溪县宝梵镇宝梵村文化广场上传出音乐声,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陆续加入到越来越庞大的广场舞队伍中……“自从村文化室和文化活动广场建起,我们平时生活就不一样了,唱歌、跳舞、看书,各有各的热闹。”村民罗通碧非常欣喜,农闲时节,大家伙有了好去处、有了事情做,村里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宝梵村的图景只是我市深入推进文旅扶贫,让公共文化服务浸润乡村,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缩影。

“十三五”以来,如何利用好文旅资源,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遂宁积极探索、因地施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阵地+流动”“线上+线下”“送文化+种文化”三种模式,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创作扶贫题材文艺精品50个,年均开展送文化下乡、“幸福家园·百佳千星”等文化展演活动余场次,常态化面向群众开展阅读、广场舞、公益电影等服务;实施《城乡困难群体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减免补贴》政策,对四类群体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实行财政减免补贴,累计财政支出超过0万元;推行“文旅产业+脱贫”模式,35个村被纳入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培育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7个。强化节会带动,开展“旅游大巴进贫困村”活动,以“旅游+旅行社+乡村旅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助农增收。

在项目支撑与智力扶持结合下,全市个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达到省定“十个有”标准并免费开放,7.9万余户贫困户实现电视“户户通”,全市22个村获评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省级年度专项考核连续名列前茅,专项扶贫工作多次受到文化旅游厅、省广电局以及市委市政府表彰,在遂宁热土上勾画出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全媒体记者李佳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