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近年来,蓬溪县发挥丰厚的文化底蕴优势,不断擦亮“中国革命老区”和“中国书法之乡”金字招牌,深入挖掘麦秆画制作、土陶制作、洞经音乐、石雕等“非遗”技艺,实现“非遗”传承与市场有机对接,走出一条传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
“软文化”啃“硬骨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遗的角色是什么?“最大程度激发全体民众投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让乡村借助非遗的魅力走出去,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助力。”蓬溪县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
非遗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抓手,是点亮乡村振兴的一盏明灯。近年来,蓬溪县加大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全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在全县个村开展非遗普查,对全县的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进行登记,收集非遗线索13条,完成调查项目71个,拍摄图片多张,撰写调查报告7篇,初步建立蓬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深入挖掘,精心打造,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目前,蓬溪县有省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11项、县级58项;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名,传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合作社带动发展
“非遗+产业”大放异彩
“守着娃,编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这是任隆镇麦秆画专业合作社的员工挂在嘴边的一句顺口溜。
非遗的发展,乡村的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和发展。
年,蓬溪县柏波麦秆画专业合作社成立,主要创作麦秆国画、麦秆工笔画、麦秆立体画、陶瓷花瓶麦秆贴画、座式双面麦秆画等,并开发麦秆包、鞋等配套产品。麦秆画被列入“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10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成为一家集麦秆画、草编制作、艺术设计、技术培训、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经营性合作社。
用麦秆“画出”乡村振兴的美景,合作社把村里的人才聚集起来,形成发展合力,给予他们技术支持,将麦秆画从“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把文化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激发村民的干事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在任隆镇,除了麦秆画,粉条制作工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大大助推了乡村振兴。
在高坪镇,年被列入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手工工艺——高坪土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传承非遗文化
“非遗+培训”让经济活起来
“麦秆画制作用大麦秆好还是小麦秆好?”“大麦秆好。大麦秆比小麦秆柔软度好,编织出来更加美观漂亮。”在任隆镇麦秆画专业合作社就业的每位麦秆画制作者都熟练掌握着技巧。
曾经是编织小白的王利红经过培训,如今已经成为“指尖”精英。“在这里务工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王利红深有感触地说,“麦秆画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一定更加专注地把制作技艺学得更精,为乡村振兴贡献微薄之力。”
为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麦秆画,年,柏波创办麦秆画培训基地,开设麦秆画制作课程并传授制作手艺,将麦秆技艺发扬光大,培训留守妇女、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余人次,被四川省妇联确定为“四川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
年,麦秆画专业合作社与蓬溪县特殊学校签订校社合作协议,免费为残疾学生传授麦秆画、草编的设计制作技艺。
蓬溪县特殊学校学生柏慧高兴地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掌握了麦秆画、草编的设计制作技艺,作品多次受邀参展。制作的画还卖成了钱,成为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年,柏波被蓬溪县特殊学校聘为“非遗进学校”特殊技能指导教师,培训残疾学生60多人。同年,柏波被黄泥小学校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指导教师,为《劳动与技术》课程进行教学。
麦秆画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收购脱困户麦秆原材料36吨、玉米壳30吨,收购资金达13.2万元;租用农村闲置土地60亩,雇用脱困户10人,发放工资95.04万元。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余万元,盈余20余万元,社员人均增收元。
(刘春燕四川经济网记者张琳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