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春风”吹暖“凉风垭”
——蓬溪县赤城镇凉风垭村脱贫记
1月25日,记者走进蓬溪县赤城镇凉风垭村,目睹了脱贫攻坚给曾经的贫困村带来的新面貌:
——犹如长蛇般的乡村公路,蜿蜒盘旋延伸到每家每户;
——精品蔬菜基地内,绿油油的花菜奋力生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贫困村民余分香的新居前,摆放着几张小凳,几位老人品茶聊天,好不惬意;
……
凉风垭村在市政府办等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带领下,立足实际,发展了中药材、蔬菜、优质水稻“三大产业”,年顺利实现致富增收、脱贫摘帽,让凉风垭村的老百姓,在寒冬腊月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看新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群山掩映的凉风垭村,原来的泥土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农村马路纵横交错,土坯房变成了鳞次栉比的小洋房……凉风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贫困村,正向美丽乡村“蜕变”。
两个多月前,66岁的贫困户陶清云搬进新家,水电气通村入户。记者走进安置点的新居内,家家户户实现水电气全通,电视、冰箱等各种常用家电一应俱全。
一杯清茶、一盘花生米,三五几人,忆往事谈未来……几位老人围坐在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贫困村民余分香的新居前,享受冬日的暖阳。
在解决好村民住上好房子的同时,凉风垭村着力基础设施建设,水泥硬化路面达到23公里。蓬溪县赤城镇凉风垭村第一书记吕毅表示,已修建2处集中安置点,安置贫困户27户,实现有硬化路、有标准卫生室、有标准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若想扶贫,必先扶志!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一些贫困户摒弃了“等、靠、要”的旧思想,从“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
一个贫困小山村,能有这样的巨变,凉风垭村村主任蒋林将这一切归功于党的好政策,“以前只有电,没有自来水,更别说天然气,以前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与现在跟本没有可比性。”蒋林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低于1.04%,实现村脱贫摘帽,退出贫困村行列,村民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听变化:不离故土腰包鼓起来
冬日的小山村,青草野花早已枯黄,一蓬蓬、一簇簇任由寒风摆布,山清水秀的凉风垭村,如何改变薄弱的经济基础,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记者在精品蔬菜基地内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花菜奋力生长,“现在已联系好了,明天就要开始来收菜。”蒋林说,全村种植了亩花菜,分为早、中、晚分时段上市,目前已实现10多万元的销售额。
“干一天就有60元收入,既能照看家庭,还可以挣钱补贴家用,关键是锻炼了身体。”今年66岁的贫困户陶清云说,现在的美好生活,都要感谢党的政策好,一些先富起来的村民还买了小汽车。
凉风垭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村上土地撂荒严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土地入股等方式获得收益,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3.14万元。”吕毅表示,为了让村民不离故土,就能实现致富增收,凉风垭村以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为抓手,坚持土地适度流转,采取引进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了中药材、蔬菜、水稻三大产业。目前,已发展蔬菜亩、优质水稻亩,引进中药材企业“芯汇通药业”,流转撂荒地发展瓜蒌、芡实等中药材亩。
谈未来:坚持脱贫奋斗不返贫
凉风垭村摘掉穷帽子后不再返脱,让村民们过上更加的美好生活,这是今后发展新目标,如何实现?
“今年中药材产业将扩种亩,总规模达到亩,同时探索“果林+蔬菜”的新模式,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接下来,凉风垭村将持续聚焦基础攻坚、产业发展、感恩教育、真情帮扶,带领全村村民,力争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吕毅与村主任走在精品蔬菜基地内,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一边描绘未来发展蓝图:“坚持想为民所想、思为民所思、谋为民所谋的理念,建好一区、一园、一基地,最终实现年同步奔小康的目标。”吕毅解释说,今后计划在凉风垭村一、二、三、四组建好产粮生态区,在四、五组打造二台土蔬菜产业园,在六、七组发展中药材基地。
在发展好产业的同时,加快另外两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房的建设,让更多村民感受到脱贫“春风”的温暖。
扶贫先扶志,着力消除精神贫困。进一步加强教育群众知党恩、记党情,培育新民风,激发新动力,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脱贫攻坚犹如和煦春风,一点一滴融化贫困坚冰,陶清云与邻居们,坐在新房的院坝里畅谈未来,他们一起憧憬未来的凉风垭村,发展将更加美好,温暖如春!(全媒体记者杜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