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遂宁这座与盐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
有着这样一种钻井技术
它开创了世界机械钻井之先河
被称为“古代第五大发明”
“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它从千年前走来
就像时间故意留给人类的
手工制盐活化石
它是蜀国先民早期智慧的结晶
带给我们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它,就是卓筒井!
卓筒井
并不是某一口井的名字
而是指一种技术工艺
凡是以这种工艺凿成的井便称之为卓筒井
其开创于北宋庆历年间
(公元年-年)
井盐开采技术传承发展至今
这个古老井场
渗透着历史的脉络
回荡着历史的交响
遗世而独立
今天,是时候重新认识
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卓筒井
Ⅰ
大英与盐
卓筒井,从千年前走来
伏笔
遂宁大英位于川中地区
在两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
(公元前2.5亿至公元前2亿年)
蜀地为一片浅海
大英便处在这片海域最凹底之处
随着时间推移,水分不断蒸发
海水盐分的浓度逐年增高
后来因造山运动
盐分极高的海水被困在了盆地
逐渐变成了岩盐
曾经为“海底”的大英境内
便蕴藏了丰富的岩盐
大英县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镇
古盐主要产出地之一
千百年来
它的形成、发展、兴盛、繁荣
都与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诞生
战国末期,秦为统一六国,择岷江运兵至蜀国攻楚,为确保岷江水路畅通,命李冰治水为运兵作先锋。
传说李冰原为山西运城池盐盐官,善度盐脉,至蜀地,识其地下盐卤丰富,“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遂命军士凿“大口浅井”(即百姓打水井之法)获取地下卤水制盐,在今四川成都双流区东南华旧镇开凿了我国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
图源:网络
李冰此举将人类探寻水源的方式转变为
向地下探寻盐卤资源
拉开了人工凿井汲卤制盐的帷幕
我国井盐凿井及生产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大口浅井”时期,这种凿井技术比较原始,劳动者需要在地下坑内使用工具挖掘、运土等,因此盐井口径都很大。
第二阶段称为“小口径深井”时期,北宋时期蜀地先民在大英成功开创了小口径卓筒井凿井技术及生产工艺,逐渐替代了大口浅井。
卓筒井工艺技术的出现
是井盐凿井技术从大口径浅井
向小口径深井的标志
它的推广和应用
不仅为井盐生产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还为世界近代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开辟了道路
Ⅱ
卓筒井的兴衰
北宋苏轼《蜀盐说》上记载:“自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
卓筒井有技术先进、开凿时间短、
占地面积小、易于开凿等优点
它一经问世,就迅速推广开来
当时的卓筒井可谓遍布四川各地
据南宋绍兴二年(年)不完全统计
“凡四川二十州四千九百余井,
岁产盐约六千余万斤”
上世纪60年代
卓筒井制盐受到了现代化制盐业的冲击
由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大量盐灶被淘汰
到80年代
尚存条件好的9灶41盐井
年产盐余吨
当时的9灶分别为
大顺灶、顶心灶、同心灶、
快活灶、洪发灶、先锋灶、
万和灶、旭东灶、祥发灶
分布在卓筒井镇数个村落
年后
根据四川省盐务局和原蓬溪县政府
“选择一处井点”重点保护的原则
“大顺灶”及其周围井眼被保护至今
其余8灶逐渐荒废
大顺灶
如今川内各地盐井大多已经废弃
仅大英县卓筒井镇尚存的盐井
成为人类研究古代卓筒井钻井技术
唯一的“活化石”
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卓筒井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巨大的科研价值
年
“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
卓筒井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少有的双国保单位
Ⅲ
为什么叫卓筒井?
“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
卓筒井是一种用碓架子套铁质圜刃钻头
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开凿的
用竹子做套管的盐井
“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
其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内特有的楠竹
(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竹类植物)
打通竹节,形成一“筒”
筒筒相连,直达地下两三千米
该地地方志则载有具体的钻井之法:
“择有咸源处,以铁锥凿井如碗大……
用大竹四五竿接之使长,以竹枝系铁锥入……
竹中凿之,其井底……
有铁器四爪,到六七十天,
或百余丈得咸水乃止。”
它以首尾相接的竹筒固井并隔绝淡水
再用汲卤竹筒通过大竹筒深入地下
提取卤水
如此看来
卓筒井最早可能叫做“竹筒井”
但在本地方言中
“竹”与“卓”同音
往后就被写成“卓筒井”了
经过后续的发展
“卓筒井”的“卓”又有了另一种说法
即“高而直”的意思
隐喻了卓筒井的三大要求
一是井必须要打得正、打得直
井不直就无法下筒
二是下到井下的大楠竹筒必须要直
不直就下不到井里去
三是汲卤竹筒也必须要直
不直就同样下不到筒井里去
卤水就提不上来
所以这个名字又与其技术要求息息相关
Ⅳ
卓筒井钻井技术
“山嘴对山嘴,必定出盐水”
“隐匿”在川东丘陵之中的卓筒井
延续着古蜀先民的智慧
在“身高”不足10米的井架下
默默续写着光阴的故事
“钻两口井,一个起灶,一个晒盐……”
这首老一辈大英人耳熟能详的童谣
描绘的便是大英县卓筒井镇人制盐的生活画面
卓筒井盐的整个制作过程
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
从度脉、打井、汲卤、晒卤、滤卤到煎盐
严格工序,一丝不苟
度脉
“度脉”就是找出地下什么位置蕴藏有卤水
古人通过上千万次实践,总结出了
“山嘴对山嘴,必定出盐水”
“嘴对嘴,长流水;湾对湾,打不干”等准则
这再一次体现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打井
井址选好后
便开始打井
卓筒井打井分为“打大眼”和“打小眼”
大眼必须打到岩盐为止
上层是大眼,口径15-25公分
深约50至多米不等
打大眼,一定要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
不能打成漏井,否则就只能报废
大眼打成后即打小眼
将钻杆顶端的圜刃形钻头换成小令牌头
继续往下凿井,直钻至多米深
卓筒井一般深度为米左右
凿一眼井大约需3个月
用工多人
卓筒井要保证盐的产量
就要打“广井”
即要把井打在岩盐最凹处
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汲取盐卤
汲卤
取卤时
以楠竹作汲卤筒,插入楠竹套管内
楠竹下井之前
需再三确认它的干爽度、光滑度、坚硬度
只有完美达到要求,才可放心下井
否则很可能被卤水涨裂
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
一筒可汲卤数斗
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此处不得不提一工具
——采卤车
又叫“花车”
《乐盐纂要》对其稍有记录:
“汲竿上端,以竹片之性韧者作修绠……
井口设韩,载以轣辘[lìlù]……
二人脚更番以上下之,若桔槔[jiégāo]然,
使竿得以汲卤”
这种车轮
与以前的丝纺车极为相似
浓卤
各井盐产地的卤水浓度不一
川南卤浓,川东北卤淡
煎制淡卤费工、费时、耗燃料、成本高
因此浓缩卤水是制盐工艺中
一项很重要的卤水处理工作
传统浓缩卤水的方法分为
余热浓卤法和自然浓卤法
余热浓卤是利用煎盐过程中的余热
蒸发卤水水分
主要是在灶上做文章
有多锅浓卤、灶圈浓卤等方法
自然浓卤则是利用风力、日晒
等自然条件蒸发卤水水分
井盐普遍采用晒灰浓缩法、
晒水浓缩法和枝条架浓卤法
现在在大英卓筒井井场
人们仍然能够见到古老的晒盐架
可以亲身体验先人制盐的艰辛与乐趣
滤卤和提纯
卓筒井盐追求的是质量
要生产出纯盐来
“滤卤”和“提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滤卤即是在煮盐之前
用棕树蓑衣片等排除水中的一般杂物
提纯即是在煎盐时
采取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层析等办法
尽量将杂质分离出去
还要加上适量豆浆、皂角
进一步去除卤水中的石膏等杂物
分离泹水,使之变得更为纯净
煮盐
为了使盐洁白,颗粒晶莹
煮盐时先用桐油刷锅去锈
将卤水倒入盐锅熬制
过程中加入豆汁去除杂质
适时加入菩提壳等促使卤水结晶成盐
熬好后,灶匠将有水分的舀入盐仓中
过滤掉水分,再把仓中的盐撮到炕床上
通过淋花水提胆,并用盐灶余热将盐烘干
即成食盐
除以上工序外
盐井的日常修溃补垮、掏塞捞物等工作
也十分重要
有着严格的要求和专业的工具
目前,为保护和传承
世界工业文明的活化石“卓筒井”
大英县人民政府在卓筒井镇
搭建了一座卓筒井陈列馆
而卓筒井博物馆建设已纳入第二期保护项目
瘦峋单薄的身躯
闪着古铜色一般的光亮
朴实的老农
就这样在风雨阳光中
默默无闻地延续着卓筒井的故事
在大英这片被汗水浸润的土地
卓筒井
早已在这里坐落千年
未来
这首关于钻井业的史诗
还将继续颂扬下去
部分素材来源:大英文旅、卓筒井陈列馆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四川这些景区给你美好祝愿~
●四川重点文艺活动一周预报(6月7日—6月13日)
●快来领取高考壁纸,开启彩色人生!
●6月·夏·在木格措吹18℃的风
分享
收藏
大英
卓筒井
作者/来源:四川文旅厅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